【學術演講】#活動側記 〖夏姆斯《焚之影》內的女性書寫策略與戰爭遺緒再現〗
◜◝◟◞【#活動側記】夏姆斯(Kamila Shamsie)《焚之影》(Burnt Shadows)內的女性書寫策略與戰爭遺緒再現◜◝◟◞◜
▱ ▰▱ ▰▱ ▰▱ ▰▱ ▰▱
▍主題:夏姆斯(Kamila Shamsie)《焚之影》(Burnt Shadows)內的女性書寫策略與戰爭遺緒再現
▍主講人:劉羿宏博士|清大人社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夏威夷大學美國研究系博士
▍主持人:蔡孟哲 助理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戰爭如何成為一種再現?Shamsie 的書寫目的為何?一開始,羿宏老師先簡單說明了陰性書寫的來源。陰性書寫是1975年十,由 Helene Cixous 提出,他在作品《梅杜莎的微笑》中提出,陰性書寫強調非線性的思考方式、直覺式的說法,並非男性就無法寫出陰性書寫,而是陰性書寫能夠強化女性的自我描述。此外,Kristeva & Irigaray 則強調女性需要透過女性語言書寫女性的性與性慾的歡愉,才能突破父權結構下對於女性的壓制。
羿宏老師也補充了陰性書寫出現的脈絡,包含:
歐洲理論的脈絡: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重新思考與挑戰與語言符號的意義
女性主義的運動中,第二波女性主義的興起,所重視的女性身分政治
不過,後續第三波女性主義,也對此書寫方式產生許多批判。只是陰性書寫的概念仍影響了許多當代的文學創作者。
老師研究的便是 Kamila Shamsie 所寫的《Burnt Shadows》一書。這位女性作家於 1973年出生自巴基斯坦的 Karachi ,這個城市在巴基斯坦的南部,是個緊鄰北阿拉伯海的大城市,也是前首都。《Burnt Shadows》是她的第五本小說,於2009年出版。老師的研究主要緊扣書中的女主角 Hiroko,透過分析書寫的方式,看見戰爭的再現。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身體與移動
戰爭再現:身體
羿宏老師提到小說第一章中的人物描寫與場景,回到1945年8月的長崎,Hiroko是一個,21歲,會多語言,父親被關的非國民女性。Shamsie描繪了她與她德國未婚夫的情感,不過,在仔細分析他們身處的環境後,可以看見,在戰爭時期,看似私人的關係,也可能會被高度的公共化與政治化。
Shamsie在書寫時也很強調 Hiroko 性的意識與身體的覺醒,她會用很精簡的話描述女性感受到的性歡愉,在其中也能看見女性身體在戰爭時期所受到的影響。非常明顯且可見的例子,是 Hiroko 在遭遇到核爆後,當時她身穿的白色和服上的三隻鶴,被烙印到她的身上。
當 Hiroko 第一次在另一位男性面前展示這個傷痕時,Shamsie 很簡單卻清楚地描述她的身體感受,那位男性觸摸著 Hiroko 背上的灼傷,並告訴她,這個傷疤很美,但Hiroko卻很憤怒,她說:炸彈不會帶來任何美麗的事物...
從以上這些片段中,可以看見 Shamsie 的書寫策略,她想強調:戰爭是帝國之間的角力,也是殖民的交織過程,而這些事件會影響女性的身體,也會透過女性的身體再現。
戰爭再現:移動
另一個戰爭再現的方式,則是透過女主角的移動軌跡,展現女性的能動性。
羿宏老師提到小說中,女主角的移動軌跡。她特別提到影響極大的1947年印巴分治,影響直至今日,例如:申請印度的簽證,仍會調查申請對象祖上是否有巴基斯坦血統。當時,英國承認印巴分治時,使用宗教當成手段分類,其後也被當成一種政治手段。透過分離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過程,迫使許多住在印度教徒多數地區的穆斯林逃往穆斯林多的位置,反之亦然。這些移動事實上是被迫的,其中也包含許多屠殺與暴力以待,這些移動是被發生,在其中的人往往沒有選擇的餘地。
因此,也有人認為不只是印巴分治導致暴力,同時也是許多殖民暴力促成印巴分治。羿宏老師也語重心長地提到:第三世界斑斑點點的血跡往往都是帝國殖民的痕跡,其中的衝突往往都可以往前追溯到殖民時期的衝突。這一切已經不只是戰爭,還有帝國的治理技術。
戰爭再現:如何開始?如何結束?
小說開始之前有一段前導文,主角是Raza(Hiroko的兒子),場景描述他被關在塔那摩監獄中。小說當下的時空也是美國的反恐戰爭正進行的時刻,一般反恐戰爭指的是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雖然美軍已撤出這些戰場,不過現在的美國學界有另一種看法是:反恐戰爭仍未結束,而是轉向美國境內的少數族裔。
前導文便描述了Raza的逃亡過程,要完成逃亡路線,要成為一顆蔬菜或是一隻猴子,只是Raza剛逃亡到加拿大就被逮捕,因為他被當成恐怖分子...
這也與故事的結尾互相呼應,書中的故事結束了,但美國的反恐戰爭還沒結束...
羿宏老師認為,Shamsie不只是進行陰性書寫,她更寫出帝國暴力如何在女性身體與女性感知上起到作用力,她是個說帝國故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