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與孩子談性說性別:給小學家長的親職教育課〗
- nknugender
- Nov 30, 2023
- 2 min read
Updated: Mar 15, 2024
◜◝◟◞【#性別講什麼】《與孩子談性說性別:給小學家長的親職教育課》◜◝◟◞◜
▱ ▰▱ ▰▱ ▰▱ ▰▱ ▰▱
主題|與孩子談性說性別:給小學家長的親職教育課
主講人|翁麗淑(小學教師、教孩子自己找答案: 未來公民必須具備的五種能力》作者
主持人|楊佳羚(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這次的講師是麗淑,談的主題是如何與孩子談性說性別。
首先,先和大人談身體觀,才知道他會怎麼和小孩談,舉例來說,如果出生就給你一本身體使用手冊,你覺得會寫什麼?過去傳統的身體觀,總是太享樂總會被威嚇,不允許小孩過於放縱和開心,像是談到享受、談到讓孩子舒服的時候,麗淑老師就舉例了他照顧自己小孩的經歷,當他的孩子想要有人給予照顧皮膚的服務,這樣「使他舒服」的契機跟情慾差異的點是什麼?類推到一個人想要被愛想要有跟人擁抱,這都不是很怪的事,是一個很正常的需求。
跟孩子談教養之前,很重要的是先意識到主體是誰?舉例來說,家長之間接觸是因為小孩,所以叫XX媽,是因為主體在小孩身上,用名字來將主體性打開。麗淑老師談到兒童發展的觀點,多從行為主義(獎懲制度)出發,很好用沒錯,但很多副作用,因為兒童的心理需求跟支持才是重要的,小孩丟出的訊息,如果有被環境給予好的回饋,就會學得更快,可是如果一直被斥責,就會覺得還是不要說話比較好,用使他分心的方式比用禁止的方式更好。
教導孩子成為一個「強大」的人,不只是有能力去抵禦外界,更重要的是能夠有力量療癒自己。教小孩要保護自己的話,如果當小孩遇到狀況的時候,會很容易先責怪自己,寧可讓他有自信,但如果太有自信變得有點囂張呢?這沒有差,反正進入到體制也不能囂張多久,始終都還是會被體制給抨擊,至少他會有能力痊癒。
過去在教導身體界線,總是說這裡可以碰、那裡不可以碰,但實際到了真實情況時,當小孩說不行時,就會變成媽媽例外、爸爸例外、醫生例外 ,這樣變成很多都是例外,壞人也會是例外,重點該是教導小孩,誰在線內誰在線外,交給他處理,不要只是不斷介入,界線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擁有強大的特質:肯認自己的情緒、相信自己、獨立思考,這些都是重要的。回到積極的身體教育,讓探索身體變成可能。
文字/R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