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活動側記 】〖交織性研究的實踐與反思〗

◜◝◟◞【#性別講什麼】《交織性研究的實踐與反思》◜◝◟◞◜

▱ ▰▱ ▰▱ ▰▱ ▰▱ ▰▱

▍主題:交織性研究的實踐與反思

▍主講人:林津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主持人:蔡麗玲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交織性不是很時尚的理論,而是扎根於每日經驗,很真實的女性主義實踐。」


本次演講邀請到從事交織性研究長達二十年左右的林津如教授,她不僅詳細分享自己一個個研究的過程與反思,還澄清了許多人對交織性的誤解。究竟交織性與縱橫政治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交織性處理不好可能反而變成殖民壓迫?透過津如教授的演講,讓我們重新思考差異的存在與重要性,也看見翻轉的可能……



不只是「相加」  著重差異、日常經驗、結構性壓迫的交織性理論

演講一開始,津如教授回憶起 1990 年代,自己大學剛畢業時,本著對文化與性別研究的熱情,決定進入阿美族都會社區擔任研究助理,記錄當地人的生命故事。某天,不過傍晚四、五點,部落的女孩就表示自己要先回家,因為要煮飯給爸媽吃,照顧他們一整天在外工作的辛勞。這樣的經驗對比當時社會倡議著家務平等、分工的女性主義和婦女運動,有著明顯落差,帶給津如教授很大的「shock」(震撼),也為她日後持續從事交織性研究埋下種子。


交織性理論容易讓人誤以為只是身份、認同的「相加」,但其實不是,津如教授認為重點是要去看見不同身份或認同背後的結構性壓迫。舉例而言,當我們在談論受壓迫者時,提到種族便會想到原住民男性;提到性別便會想到漢人女性,原住民女性沒辦法被看見,相加的視角卻讓我們以為只要解決種族跟性別的不平等,就能解放原住民女性。實際上,原住民女性所受的是多重軸線共同交織作用之下的結構性壓迫,其複雜程度需要透過交織性的觀點才有可能處理。


對於有些人將交織性視為一個時尚、花俏的理論,津如教授並不認同,她強調交織性理論實際上扎根於人們的日常經驗,是很真實的女性主義實踐,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生命的倫理,是立基於我們對社會底層受苦的人們的經驗之尊重」。交織性理論與縱橫政治以經驗為基礎,企圖看見、凸顯、肯認人們的差異,是在差異之上相互集結,而不像認同政治為了團結,過於講求同質性,抹滅了差異,也排除了不同的人。



捨棄「傳統即壓迫」  看見原住民女性的女性主義

津如教授從 2000 年至今,進行了不少交織性研究,從己身實踐指出交織性的多樣性。從她的各項研究中可以發現,不只是那些我們想像中的「弱勢群體」,交織性其實也存在於開放式的性與性別關係、中產階級家庭之中,因此她鼓勵大家可以思考如何將交織性應用於自己的研究中。不過,原住民婦女的議題與處境依然是津如教授自始至終的關懷。


津如教授提到,提及原住民女性,我們似乎總會很快把她們想像得很可憐,導致一些很有力量的主體不被看見,尤其是當她試圖發展、論證一種「原住民女性主義」時,最常面對的質疑就是:「她們哪裡女性主義了?」由於我們對女性主義都持有一個既定的想像與標準,所以假設主流觀點認為共親職才是女性主義,就使得盡力從事家務與親職的原住民女性必然談不上「女性主義」。


這讓津如教授思考:「難道原住民女性只能不斷向漢人女性主義、西方女性主義學習嗎?有沒有反過來的可能?」她主張,原住民受到殖民,帶入「現代性」的同時,也將性別不平等一併帶入,而原住民女性盡力活出「原住民族性」,振興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種種行動,實際上是解殖民女性主義的實踐。



理解和詮釋經驗  研究倫理不可或缺

交織性理論、縱橫政治重視差異,特別是當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時,要如何確保研究倫理?津如教授再次強調「交織性不是算數,而是生命經驗」,所以研究參與者與其經驗如何被理解、詮釋很重要;研究者不應該獨斷地以自己的觀點進行詮釋,而是要了解研究參與者如何看待自身經驗,又如何看待研究者的詮釋。這個過程需要透過相互看見與互為主體方能實現。


津如教授的演講提醒我們,身處後現代時代,面對持續增生的差異,我們必須具備交織性的觀點,從不同主體的經驗,去看見與指認複雜的結構性壓迫,而不只是看似一層層、可以切割的壓迫關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貼近我們所面對的主體的需要,以便進行政治行動。


文字/思玄




近期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