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活動側記】〖酷兒教育與酷兒社會運動〗

◜◝◟◞【#性別講什麼】《The Queer Futures of Young Gay Men in Indonesia》◜◝◟◞◜

▱ ▰▱ ▰▱ ▰▱ ▰▱ ▰▱

▍主題:The Queer Futures of Young Gay Men in Indonesia

▍主講人:Jón Kjaran(冰島大學學者)

▍主持人:楊佳羚副教授(兼翻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請大家想想2016年世界發生了哪些和性別議題有關的事?」

來自冰島大學的學者Jón Kjaran在開始他的演講之前,先問了這個問題,有參與者回答美國當時好像存在一股不小的性別反制運動,也有人提及2016年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當選的年份。

Jón答道:2015那一年美國陸續有很多州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相關法令,這股浪潮逐漸席捲全世界,卻同時也激發反制聲浪的產生,使得原本保守立場更趨保守。因此在2016年,世界各地出現不少性別議題開倒車的情況,Jón感興趣的東南亞國家——印尼,自然也不例外。


印尼是由許多個散落的海島組成的國家,相較於首都所在地和幾個著名的島嶼,其他海島的居民並不多,由於這樣的特殊性,使得Jón對不同島嶼上的年輕男同志在世界性別運動浪潮之際,如何想像自己的未來感到好奇。

Jón從Sara Ahmed的情感理論出發,認為人的經歷會引發情感情緒,而情感會導引人們前往不同的方向。對於離島上的年輕男同志來說,他們就好像巡遊在離散的烏托邦之間,追尋著幸福和真愛的想像。


然而生活往往會將夢中人拉回到現實,並交予異性戀腳本,要求照著走才會得到「真實的」幸福。各種適婚年齡的壓力、延續香火的義務,以及文化常規的束縛皆試圖拉住那些例外的人,緊貼著異性戀線路(straight lines),否則到來的只會是和死亡——愛滋病——有關的連結。


#峇里,殘酷樂觀之島

想像過美好,怎麼會選擇痛苦?抱持著對幸福的想像離開困頓之島,前往境外天堂——峇里島。這裡有的是實現幸福課題的可能,世界各地的人來到此處帶來各種可能性,滿街的同志酒吧、當街擁吻的自由,以及和白人男性發展戀情的契機,儘管對多數年輕印尼男同志來說,他們時常需要在短暫的夏日泡沫戀情中調適被拋棄的情緒,但在這殘酷之中終究還是能得到一點幸福的慰藉。


經歷同時也會更加堅定信念。不論在家庭、愛情還是宗教層面,印尼的年輕男同志在這些關係之中透過「信仰」,相信能從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未來。信仰伊斯蘭教,雖然時常與同志身份產生價值觀上的衝突,但Jón提醒我們,宗教同樣也具有多元面向,擁有同志身份的穆斯林仍然能持續祈禱、參與齋戒,這些虔誠的年輕印尼男同志正努力實現信仰之間可以沒有對立面的可能性。


社會運動的本質有時就像在建構一個烏托邦世界,構築一個願景吸引有同樣信念的人們前來,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實現,印尼年輕男同志對酷兒未來的想像,就好似是一場社會運動的實踐。


文字/林辰晏



近期文章
bottom of page